美丽热线:0831-8888899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整形资讯 -> 最新资讯

90后男生欲卖肾变女人 只因从小“女性化”

2012-11-21 10:45:48 在线预约 | 咨询专家 进入专家答疑区编辑:韩美编辑

  1990年,小冬出生在阿城区一户家庭,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从幼儿园开始,小冬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个女孩子。


  “和小伙伴们‘过家家’,我总会扮妈妈或是女儿的角色,也只喜欢和女孩子玩,不愿意和男孩子玩。”小冬回忆说,长大一些后,他很柔弱、文静,说话还很女气,他开始讨厌自己男性的身体,向往女孩的装扮。邻居们都不让自己的孩子与他玩。小冬变得孤僻、自卑。

 

90后男生欲卖肾变女人 只因从小“女性化”


  10岁时,爷爷过世了,妈妈受不了爸爸暴躁的脾气,离开了家。随后,小冬的爸爸也离开了家,小冬和奶奶住在破旧的房子里,相依为命。


  上小学后,小冬“女气”的举止也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就因为女性化,他虽学习成绩总是排在班级前几名,可却没得到同学的尊敬,而是被他们嘲笑为“娘娘腔”,不和他玩。“同学们嘲笑和排挤我,不和我玩,还用沙子、石头扔我。我和奶奶说,奶奶就抱着我哭。”小冬回忆说。


  想变性做女人


  小学六年级时,小冬看到报纸上报道一个男人通过手术变成了女人。他看到了希望,强烈地想做变性手术,成为女人。


  从那时起,小冬的生活已经完全的“女性化”了,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他喜欢穿女式的T恤和裤子,连上厕所时也像女孩一样蹲着。从小学到初中,9年学校生活中,小冬拒绝和别的男生一起上厕所,所以他很少喝水,从未在学校男厕所小便过,只有几次闹肚子不得不去时,他等到上课后再和老师请假去厕所。从小到大,他从未去过男公共浴室。上男厕所、去男浴室,这些对于小冬来说都是“不可忍受的事情”。


  小冬升到了初中,他以为换了新环境,自己就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可事与愿违。小冬说,他在学校特别有名,同一届的学生都认识他,“他们说我是‘变态’、‘人妖’、‘不男不女’”。


  初一时,同学的侮辱让小冬更加强烈地想做变性手术。父母一直没有消息,小冬就把想变女人的想法和亲人奶奶说了。“奶奶很震惊,她不懂什么叫变性,她不能理解孙子为什么当男孩当得好好的,却突然要变成女人。”


  他人的排斥,亲人不理解,让小冬迷茫而绝望。一天,小冬在家用刮胡刀片割向了自己左手腕的动脉,要结束“这个有些尴尬的生命”,幸好被抢救过来。


  之后,小冬无心学习,开始逃课打工赚钱,要做手术。那时,小冬就一心想赚钱做手术,他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卖地板,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到处向人推销地板。


  初三时,奶奶确诊为尿毒症,小冬以7000元卖掉了家里的房子,给奶奶治病,但仍没留住奶奶,奶奶过世了。


  欲卖器官做手术


  2007年7月,小冬初中毕业了,不再上学。之后,小冬到沈阳一个酒店打工。他不能克制地喜欢女装,也留长了头发,还喜欢用卷发棒将头发做成各种卷发,酒店的服务员们都当面挖苦他,嘲笑他,只有一个男孩子理解他,安慰他。渐渐的,小冬和这个男孩子相爱了,这也是小冬的初恋。


  小冬说,他的男朋友不是同性恋,男朋友了解小冬的经历,要和小冬一起赚钱给小冬做手术。那是一段小冬过得较快乐的日子,他第一次信任一个人,可以向他倾诉十几年的困惑。但酒店经理因小冬的怪异让他离开酒店。小冬无奈告别了恋恋不舍的男友独自回到了阿城。


  2008年春节前三天,小冬对自己尴尬的身份和渺茫的前途绝望了,他打开了家里的煤气,想再次结束自己的生命,又一次被救了过来。


  被救后,小冬要做女人的想法愈加强烈,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能做变性手术。小冬到处找工作,可别人都因为他有些女气的声音和举止拒绝了他。


  小冬说,他也困惑过,他曾自己去看过心理医生,被确诊为易性癖。他说:“我根本不想接受心理治疗,一心想做变性手术,我心理就是一个女孩,我讨厌现在的自己。”


  几年中,小冬了解到做变性手术的费用需十多万。这让小冬望而却步,为了变成女人,小冬曾到沈阳、哈尔滨市等多家医院咨询求助,也曾有美容机构要给他免费做手术,但条件是变身后的小冬要为美容院做代言,小冬拒绝了。“我做变性手术的目的就是做一个正常的女人,安静地生活,而不是为了出名或别的什么。”现在,走投无路的小冬想卖个肾,或卖个别的器官,来支付手术费。


  在采访最后,小冬对记者说:“为什么上天是如此不公平,将我生成这样,我什么工作都可以干,想赚钱改变上天的错误,却为什么连工作的机会也不给我。我四处求助,却没有人愿意帮我呢?”

 

    扩展:


  变性手术:变性是一种个体的生物学性别与心理性别发生倒错的心理现象。变性手术可以使易性癖者生物学上的性别与其心理性别协调一致。他们厌恶自己的身体若被恋爱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所困扰时,心理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他们表现出一些负性情绪反应如:情绪不稳定焦虑与恐惧;悲观与孤独等。


  本栏目内容的原创部分,版权属于韩美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和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站许可使用的内容,应在许可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


  凡本栏目出自其它媒体的内容,旨在丰富网站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可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原创作者认为不宜使用,请联系我们告知后,会尽快将其删除。

品牌活动
/Activie
  • 1
  • 2
  • 3
  • 4
  • 5
  • 6
韩美名医推荐
  • 1
  • 2
  • 3
相关热点资讯
/How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