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热线:0831-8888899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尚资讯 -> 社会热点

“雪姨版放假表”爆红 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2012-09-29 11:44:32 在线预约 | 咨询专家 进入专家答疑区编辑:韩美编辑

  史上较长黄金周终于要来了,在等待放假的日子大家都无心工作,于是各种关于放假的创意层出不穷,今年的创意来自“雪姨版放假表”。灵感来源于在《情深深雨蒙蒙》中的王琳扮演的“雪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让网友惊呼“雪姨代表我的心”!

 


  虽然不想破坏大家等待放假的好心情,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恶搞的时代,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拿来进行恶搞。当然,善意的恶搞无伤大雅,就如“雪姨”这样,但没有底线的恶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不幸了。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一些人以电影电视、网络随笔、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戏剧表演、商业广告等方式对诸多的文化经典、历史人物、词语文字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演绎。“文化新论”和“文化新品”犹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俨然已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文化界对于“恶搞文化”有褒有贬。有学者认为,“恶搞”严重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并上升到民族的高度,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出现大面积的恶搞,则说明这个国家、民族、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态有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恶搞”无伤大雅,甚至也有一定的正面价值,是“人民冷嘲热讽的解构姿态,喜闻乐见的文艺批评,平凡有趣的精神追求”。虽然不至于上升到如此高度,但至少它让人们暂时获得了一些快乐和满足感。


  一个叫奥尔兹的美国人曾经在上个世纪50年代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小白鼠放在透明的箱子中间,一头放食物,一头是一个能刺激下丘脑“快乐中枢”的电键。在一次小白鼠吃饱喝足后偶然接触了电键,它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直接的、极乐的刺激,从此便欲罢不能。它一直踩在电键上,一遍一遍感受着快乐,持续了近20个小时……是的,最后它死了,死在了食物旁,死在了快乐里。


  也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过一本《娱乐至死》的着作,他写到: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演变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在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很遗憾,上个世纪的预言正是今天的写照,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正在扮演着小白鼠的角色呢?是的,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传播媒介的空前发达让全民皆记者,围观成为一种风尚。你有权爆料,我有权围观,大家在各种八卦和围观中生生不息,娱乐至死。


  如今的人们,被禁锢在各种显示器面前,电视、电脑的发明让已将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的“杂耍”,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更将这堂“杂耍”散布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在那一张张屏幕上,无论多么恐怖的天灾,多么残忍的人祸,多么荒诞的故事,只要你轻轻一按遥控器或鼠标,一切便消失得干干净净。娱乐圈为争名夺利无所不用其极,社会上为出人头地机关算尽。这是一个麻木冷漠的时代,别人的不幸只要与我无关就万事大吉;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超过千字的文字都嫌太长,读纸质书更是一种奢侈;这也是一个嘈杂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诉说,却不再愿意倾听……


  恐惧灾难、喜悦美好的本能让我们爱上娱乐;人生失意、社会残酷的境遇让我们爱上娱乐,于是我们就变成了一个娱乐至上的物种。娱乐也许暂时可以逃避烦恼,但永远不能排忧解难。当然娱乐也是一种权利,是当下我们所剩无几的权利。但也有可能,我们会回因过度娱乐而衰竭至死,我们的民族会因娱乐至上而毁灭文化!


  正如波兹曼所担忧的那样:“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本栏目内容的原创部分,版权属于韩美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和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站许可使用的内容,应在许可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


  凡本栏目出自其它媒体的内容,旨在丰富网站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可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原创作者认为不宜使用,请联系我们告知后,会尽快将其删除。

 

品牌活动
/Activie
  • 1
  • 2
  • 3
  • 4
  • 5
  • 6
韩美名医推荐
  • 1
  • 2
  • 3
相关热点资讯
/How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