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热线:0831-8888899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尚资讯 -> 社会热点

谁为扛着课桌上学的稚嫩肩膀撑起大伞?

2012-09-08 15:40:45 在线预约 | 咨询专家 进入专家答疑区编辑:韩美编辑

  从破败不堪的校舍,到拥挤简陋的校车,再到孩子扛着课桌上学……乡村学校“失血”、资源不均等的教育现状,不容回避。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谁该为那些扛着课桌蹒跚在上学路上的稚嫩肩膀和老迈背影撑起一把希望的大伞?


  9月1日,湖北麻城市顺河镇3000余名学生需要扛着课桌报到。据悉,整个顺河镇有5000多名学生,开学前约2000套新课桌被分配到镇上的一所希望小学和中心小学,仍有3000余人缺乏课桌。有的学生因此把茶几拿来当课桌,而留守儿童只能由年迈的奶奶扛桌子送其去报到。


  年迈的老人带着稚嫩的孩子扛着课桌走在上学的小路上,沉重的背影让所有人鼻酸。也让笔者不禁想到前几日看到的《中国青年报》那篇关于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的报道,在人民大会堂会议现场,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校长郭昌举感慨:“我们村离县城至少差20年,县城离北京又差了50年。”另一位小学校长则羡慕的表示,北京的学生又白又胖,相比之下,他那些山里的学生都显得那么瘦小。而还有校长感叹,“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是现实,永远无法改变。”“我们农村的孩子,从起点就就输了。”


  当苹果三件套已经成为城里孩子开学的必备“武器”时,乡下的孩子还要扛着课桌去上学;当城里的学校都已基本实现教学自动化时,乡下的孩子连一支短到握不住的铅笔头都舍不得丢;当城里的孩子每日在为吃什么发愁时,乡村的孩子却在为有的吃而欢呼……如果说城乡差距真的是70年,那么,这些可以算是70年差距的真实见证。在如此大的差距面前,所谓的“再穷不能穷教育”都变成一句空口 号。从破败不堪的校舍,到拥挤简陋的校车,从老师15年用手势教孩子打乒乓,到孩子自带课桌去上学……乡村学校“失血”、资源不均等的教育现状,屡屡刺痛我们的眼睛,又不容我们回避。


  事实上,不仅这些,近些年来,“出身越底层,上好学校越难”的趋势也不断蔓延,农村孩子读重点大学的比例越来越低,寒门子弟通过高考向上层社会流动之路也变得愈加狭窄。而这一切毫无疑问,都源于教育的不公。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贫乏导致了农村孩子的“营养不良”,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过于向城里的“重点中学”集中,让寒门学子相比城里的孩子跨进重点大学的道路更为遥远,而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即使迈入大学门槛,居高不下的教育成本也让不少农村家庭不堪重负,由此错失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农村孩子在教育的赛场上越来越边缘化,寒门再也难出贵子。


  培根曾这样评价教育公平的意义:“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而当寒门再也难出贵子,当我们的贫穷再也无法通过教育扭转时,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早已变得苍白无力。而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谁该为那些拼命努力读书也难改命运的寒门子弟负责?而谁又该为那些扛着课桌蹒跚在上学路上的稚嫩肩膀和老迈背影撑起一把希望的大伞?


  有位送孙女报名的爷爷说:“希望在活着的时候,能看到孩子们不再扛着课桌去上学。”语气是不尽的辛酸。这里,我们希望这位爷爷的愿望能在有生之年实现,也祝福所有的爷爷奶奶都能看着自己的子孙像全国所有的同龄人一样自信的走在通往大学的路上。


  本栏目内容的原创部分,版权属于韩美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和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站许可使用的内容,应在许可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


  凡本栏目出自其它媒体的内容,旨在丰富网站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可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原创作者认为不宜使用,请联系我们告知后,会尽快将其删除。

品牌活动
/Activie
  • 1
  • 2
  • 3
  • 4
  • 5
  • 6
韩美名医推荐
  • 1
  • 2
  • 3
相关热点资讯
/How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