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神话中,奥西里斯和妹妹伊西斯在母亲肚子里就开始谈恋爱
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的妻子赫拉是其三姐
基因相似更易产生性吸引力
兄弟姐妹之间一般不会发生恋情,更不会结婚生子,因为这是一种乱伦现象,会遭到周围人群的反对,更何况生下的后代极有可能出现畸形。事实上,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亲缘检测机制”,能自发杜绝这种将导致物种进化灾难的事情发生。即使在动物界,许多种群也避免近亲生子,防止种群退化,这是千万年来物种形成的保护机制。但是,有一种现象正好相反,那就是被称为“遗传性性吸引”的现象,不在一起长大的兄妹或者姐弟会有一种天生的性吸引力,这是由于双方有着相同的遗传基因所致,甚至,父母与子女间也会发生“遗传性性吸引”现象。
两人一见钟情,却发现是亲兄妹
美国姑娘雷切尔和小伙子肖恩的恋爱就像童话故事一样富有吸引力,他们两人是一见钟情。雷切尔和肖恩出生仅相差28天,虽然不是一个母亲所生,但却是同一个父亲,但他们两人从出生就没有见过面,直到27岁时他们才第一次见面,这一面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爱恋之情。而且由于基因相似,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比别人更为强烈。当然,他们知道他们之间的恋情破坏了社会禁忌,但他们已经不能够分开了。科学家称这种现象是“遗传性性吸引”,这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但并非十分罕见。
66岁的苏格兰人艾弗·利顿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遗传性性吸引。1998年10月4日,来自爱丁堡的利顿与来自南非的莉塔·米道斯相遇,莉塔是到苏格兰度假的,已经有妻儿和孙子的利顿看见莉塔的第一眼就深深地爱上了她。
但是,利顿的爱注定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是亲兄妹。莉塔出生时利顿两岁,他们的母亲因生莉塔而病死,莉塔被别领养,而利顿则由继母养大。莉塔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哥哥,但利顿却知道自己有一个妹妹,几十年来,他一直不停地寻找这个失散的妹妹,没想到,终于等来的团聚让利顿落入“遗传性性吸引”之苦中。
其实,遗传性性吸引并不仅仅存在于兄弟姐妹中,父母与子女间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如果父母与子女多年不生活在一起,再次相聚后,就有可能因为相同的遗传基因而产生性吸引。
基因相似让彼此更容易产生吸引力
通常来说,人们对与自己长得相似的人更有好感,觉得对方更有吸引力,也更值得信赖。人们在寻找配偶时,也喜欢寻找兴趣相似、个性相投的人,而有血缘关系的人在性格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这就很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父母与子女发生遗传性性吸引时,父母往往会把子女当成自己的配偶来爱,因为孩子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都极有可能遗传了配偶的特性。
人类学家的理论是,血缘相近的人有着相同的基因组成,而且通常也有着相似的外貌、个性、兴趣,会让他们彼此更容易产生吸引力,如果同性之间,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被称为“遗传性吸引”,但如果在异性之间,则会发展成“遗传性性吸引”。
不过,从小一起生长的兄弟姐妹之间不会产生这种感情,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父母,一般也不会对子女产生“遗传性性吸引”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韦斯特马克效应”。该理论认为,同一家族长大的人会发现彼此之间没有性吸引力,即使有强烈的社会压力逼迫他们配对,他们在心理上也会产生排斥,人类对乱伦有一种本能的厌恶感。
但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研究所教授李瑶认为这种观点比较片面。她说,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有些人即使是具有相似的外貌、个性、兴趣,也不会发展成为恋人关系,互补型的恋人在各个方面往往是相反的。李瑶认为,仅仅是从遗传基因的角度出发,不能全面客观地解释不在一起长大的兄妹或姐弟的相恋现象,更无法解释这种事情为什么绝少发生在共同长大的兄弟姐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