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公共厕所不是不收费吗?”昨天上午,市民孙先生去故宫游玩,在使用午门外的公共厕所时却要交1元钱,孙先生对公厕收费提出质疑。对此,东城区环卫局回应称,上述公厕为私营性质,自负盈亏,收费不违规。(10月7日《京华时报》)
私营的公厕,当然不能免费服务了,那么收费当然也不违规。可我觉得,东城区环卫局的回答有点像“鸡说鸭话”——这里就不应该存在收费的公厕,市民和游客不满的是这个问题,而不是问你私营还是公营。|
全北京的公厕都免费了,唯有故宫门口保留着“私营”的收费公厕,明摆着,就是为了大赚一笔。令人怀疑,政府部门是不是故意绕开了这块地方,就是留给某个“私营”的人来捞这桶如厕之金的?那么,谁有这么大的面子或能量,能够垄断这块黄金宝地的如厕商机呢?有网友说,我也想在故宫门口盖个收费公厕,行不行?要我看,行不行就看你的能量了。
故宫门外,公厕收费,是生财有道。只是,这个“道”有点太那个,以至于让政府部门都感到理不直,气不壮?否则,环卫局就该回应这块宝地上的公厕为啥是私营的?诺大京城,为何此处成了“独一处”?公厕免费应该是北京全市的一个制度,那么“独一处”的收费公厕又是出自何种政策?哪里出的,或是谁批的?这些问题公众是有知情权的。
如果说,公厕免费还是收费、公营还是私营,这种事不算大,没必要费口舌讨论它,那么我们觉得,政府部门应对舆论的水平还是值得玩味玩味的:那就是,你说“鸡话”,它以“鸭话”回应。比如,你说我遭遇你单位野蛮执法了,它回应说“临时工干的”。谁问你这个了?我们问得是你这个单位为啥管理成这个样?工作作风为啥是野蛮的?但是人家和你绕,绕开锋芒,让敏感问题变得似是而非。
只是,这种官方发言或回应舆论的“高水平”如果太趋于同质化,不仅会感觉俗,更让人怀疑,官员们的个性是不是过于僵化?
私营性质的公厕收费不违规,这基本等于正确的废话,你不说我们也明白;而偏偏是我们不明白的问题,你一句都不说。这种“鸡说鸭话”的境界,也算蛮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