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男子在担任招标代理机构代办人期间,注册控制三家“皮包”公司,“里应外合”疯狂围标四川宜宾港口建设项目,一年之内非法揽取到千余万采购项目。3日,四川宜宾警方透露,涉案的10名犯罪嫌疑人已移交当地检察院提起公诉。
办案民警透露称,犯罪嫌疑人江某自2010年负责经办宜宾港有限责任公司志诚作业区一期工程施工、监理对外招标代理工作以来,通过外借资质、虚假注册等方式,先后成立了贵州省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汇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多庆贸易有限公司三家“皮包”公司,通过操控对招标项目实施串通围标。
2012年4月,临港开发区工作人员在验收招标采购产品时,发现由江某操控的中标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招标要求严重不符。当地纪检部门立即介入调查。4月23日,宜宾警方立案侦查。“我们初期将此案定性为一起普遍的合同诈骗案件,但随着案件侦查不断取得新进展,一个特大串通围标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办案民警说,根据案情我们迅速成立了由两人增至十六人的专案组,并远赴北京、上海、贵州、成都、乐山、眉山等地展开调查取证。
江某三个公司的实际办公地点均位于成都的某小区一套居民房,办案民警现场发现了三家公司的招牌、公章,警方在其办公室还查获了大量仿造公章。
警方查实,2011年1至8月间,江某通过招标代理操控,其控制的三家公司两次参与宜宾港港口专用集装箱牵引车等采购项目的招投标,并顺利通过比选环节中标。江某还冒充上海某企业参与宜宾港一期工程电气及供电系统招标项目并中标。三个项目涉案合同金额1700余万元。上述三家公司均为江某实际控制,由其指定朱某、黄某、刘某等人担任法人,江某控股其中两家公司98%股份。“这是招投标行业的‘潜规则’,要不怎能中标?”江某供述称。
据悉,该案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宋某已投案自首,至此10名涉嫌串通投标罪的团伙成员全部归案。
本栏目内容的原创部分,版权属于韩美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和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站许可使用的内容,应在许可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
凡本栏目出自其它媒体的内容,旨在丰富网站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可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原创作者认为不宜使用,请联系我们告知后,会尽快将其删除。